安华国际形象提升 国内评价分化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在担任亚细安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外交表现备受国际肯定,但他与美国签署的贸易协议引发国内争议,被批评“出卖主权”。尽管经济数据向好,中小企业仍面临压力,民众对外交课题关注有限,安华在国内的支持率存在分歧,尤其在马来选民为主的州属影响力薄弱。分析认为安华或提前举行大选,以巩固政权并推动改革。

随着第47届亚细安峰会落幕,马来西亚作为亚细安轮值主席国的任期也将告一段落。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肯定首相安华过去一年的外交成果,但国内舆论对他的执政表现看法分歧。

在国际舞台上,安华展现出积极领导力,从促成泰柬和平协议、落实东帝汶加入亚细安,到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峰会,外交表现备受肯定。最近,安华在《全球最具影响力500名回教徒》榜单中,从去年的第15名跃升至第10名。

然而,马国民众对安华的表现并非一致认可,尤其马国与美国签署的对等贸易协议就引发诸多争议。根据协议,美国对大部分马国商品维持19%对等关税税率,1711项产品享受关税豁免;马国则开放市场,简化美国合金钢、管材等进口许可,并允许稀土及关键矿物出口至美国。

反对党及前首相马哈迪批评协议“出卖主权”,伊斯兰党执政的吉兰丹州政府表明将“坚决捍卫丹州非放射性资源的主权与权力”。

针对马美协议,马国经济分析师孔令龙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受惠领域是原产品出口,包括可可和棕油等。若能借助稀土出口实现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也将有助下游产业发展。

“马来西亚稀土资源丰富,但缺乏开采与处理技术。若能向美国取经,可降低原料成本,完善电子与电气产业链。”

不过,一些关键产业未被纳入关税协议,包括家具与半导体。美国是马国家具出口的重要市场,尽管整体关税下调至19%,家具业仍被征收25%至30%关税。

马国家具商总会营运总监何志光受访时说,家具出口美国的关税算法仍不明朗。

在国内经济方面,安华上任以来推行了税务改革和补贴重组,近期也向民众发放100令吉(约31新元)现金补贴。在内需带动下,马国今年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同比预计增长5.2%,高于第二季的4.4%。

马国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向《联合早报》指出,马美贸易协议对中小企业影响不大,尽管整体经济数据向好,但业界仍未明显受惠。“中小企仍面临现金流紧张、成本上升,以及销售和服务税(SST)扩大征税范围等压力。”

此外,安华在外交上的表现也未完全转化为国内民众的支持。马国拉曼大学政治与新闻系助理教授刘惟诚分析,民众对外交课题关注有限。尽管华社大致认可安华的平衡外交,但马来社会对国家主权与加沙课题更为敏感。

“这也是为何安华不断强调,峰会期间他亲自向特朗普提及加沙局势,希望以此触动马来社会。”

登嘉楼苏丹再纳阿比丁大学讲师旺罗希拉(Wan Rohila Ganti)说,根据她对社媒平台的观察,安华在城市居民、受过教育选民及年轻人当中的支持率有所上升。“在马来选民当中,早期对安华的怀疑态度似乎也有所缓和。”

不过,在吉打、登嘉楼和吉兰丹等马来选民为主的州,执政联盟影响力依然薄弱。旺罗希拉说:“这与反对党成功塑造的论述有关,他们将安华政府描绘成未能捍卫马来人及回教徒利益的政治联盟。”

马国下届全国大选最迟须在2027年举行。不过,民调机构默迪卡中心预测,安华可能让大选与柔佛和马六甲州选举同步进行,所以国会最快可能在明年底解散。马六甲州议会将于明年12月届满,柔佛州议会2027年4月届满。

默迪卡中心主任依布拉欣说,尽管扩大征收消费税及补贴重组一度拉低政府的支持率,但目前支持率已回升至约50%,年轻选民支持率更超过60%。此外,团结政府在国会几乎拥有绝对多数,整体政局稳定。

刘惟诚指出,在野的国民联盟目前内部分裂,形势低迷;同时,安华财政预算案中派发现金援助与油价补贴,短期内可提升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为政府营造有利选举氛围。

“政府仍有许多改革须等待选举后才能推行,否则可能引起反弹。若提前在明年举行大选,有助进一步推动改革。”

旺罗希拉则认为,安华将观察本月底的沙巴州选举结果,以判断全国民意走向。“他也会留意国盟内部的动态,再决定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