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47屆亞細安峰會落幕,馬來西亞作為亞細安輪值主席國的任期也將告一段落。儘管國際社會普遍肯定首相安華過去一年的外交成果,但國內輿論對他的執政表現看法分歧。
在國際舞台上,安華展現出積極領導力,從促成泰柬和平協議、落實東帝汶加入亞細安,到請得美國總統川普出席峰會,外交表現備受肯定。最近,安華在《全球最具影響力500名回教徒》榜單中,從去年的第15名躍升至第10名。
然而,馬國民眾對安華的表現並非一致認可,尤其馬國與美國簽署的對等貿易協議就引發諸多爭議。根據協議,美國對大部分馬國商品維持19%對等關稅稅率,1711項產品享受關稅豁免;馬國則開放市場,簡化美國合金鋼、管材等進口許可,並允許稀土及關鍵礦物出口至美國。
反對黨及前首相馬哈迪批評協議“出賣主權”,伊斯蘭黨執政的吉蘭丹州政府表明將“堅決捍衛丹州非放射性資源的主權與權力”。
針對馬美協議,馬國經濟分析師孔令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受惠領域是原產品出口,包括可可和棕油等。若能借助稀土出口實現技術轉移與人才培養,也將有助下游產業發展。
“馬來西亞稀土資源豐富,但缺乏開採與處理技術。若能向美國取經,可降低原料成本,完善電子與電氣產業鏈。”
不過,一些關鍵產業未被納入關稅協議,包括家具與半導體。美國是馬國家具出口的重要市場,儘管整體關稅下調至19%,家具業仍被徵收25%至30%關稅。
馬國家具商總會營運總監何志光受訪時說,家具出口美國的關稅算法仍不明朗。
在國內經濟方面,安華上任以來推行了稅務改革和補貼重組,近期也向民眾發放100令吉(約31新元)現金補貼。在內需帶動下,馬國今年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預計增長5.2%,高於第二季的4.4%。
馬國中小企業公會總會長陳棋雄向《聯合早報》指出,馬美貿易協議對中小企業影響不大,儘管整體經濟數據向好,但業界仍未明顯受惠。“中小企仍面臨現金流緊張、成本上升,以及銷售和服務稅(SST)擴大徵稅範圍等壓力。”
此外,安華在外交上的表現也未完全轉化為國內民眾的支持。馬國拉曼大學政治與新聞系助理教授劉惟誠分析,民眾對外交課題關注有限。儘管華社大致認可安華的平衡外交,但馬來社會對國家主權與加薩議題更為敏感。
“這也是為何安華不斷強調,峰會期間他親自向川普提及加薩局勢,希望以此觸動馬來社會。”
登嘉樓蘇丹再納阿比丁大學講師旺羅希拉(Wan Rohila Ganti)說,根據她對社媒平台的觀察,安華在城市居民、受過教育選民及年輕人當中的支持率有所上升。“在馬來選民當中,早期對安華的懷疑態度似乎也有所緩和。”
不過,在吉打、登嘉樓和吉蘭丹等馬來選民為主的州,執政聯盟影響力依然薄弱。旺羅希拉說:“這與反對黨成功塑造的論述有關,他們將安華政府描繪成未能捍衛馬來人及回教徒利益的政治聯盟。”
馬國下屆全國大選最遲須在2027年舉行。不過,民調機構默迪卡中心預測,安華可能讓大選與柔佛和馬六甲州選舉同步進行,所以國會最快可能在明年底解散。馬六甲州議會將於明年12月屆滿,柔佛州議會2027年4月屆滿。
默迪卡中心主任依布拉欣說,儘管擴大徵收消費稅及補貼重組一度拉低政府的支持率,但目前支持率已回升至約50%,年輕選民支持率更超過60%。此外,團結政府在國會幾乎擁有絕對多數,整體政局穩定。
劉惟誠指出,在野的國民聯盟目前內部分裂,形勢低迷;同時,安華財政預算案中派發現金援助與油價補貼,短期內可提升民眾的可支配收入,為政府營造有利選舉氛圍。
“政府仍有許多改革須等待選舉後才能推行,否則可能引起反彈。若提前在明年舉行大選,有助進一步推動改革。”
旺羅希拉則認為,安華將觀察本月底的沙巴州選舉結果,以判斷全國民意走向。“他也會留意國盟內部的動態,再決定下一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