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习会在10月30日于南韩釜山登场,这场会面是特朗普与习近平自2019年日本G20峰会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这场会谈原本预计进行3到4个小时,但最终约1小时40分钟就结束,也没有召开会后联合记者会。特朗普在会后随即搭乘空军一号启程返回美国。
美中从关税战、科技战、稀土战,一路缠斗下来,大家都在看特习会如何发展。各界媒体在特习会前做了各种预测,对会面是否提及敏感议题台湾也做了许多揣测与分析。不过,也有媒体称这场特习会是「美中降温秀」,美中双方关系紧绷却都有意营造积极氛围。
但正当美中双方关系缓和之际,美国「弃台论」也出现了卷土重来之势,排山倒海而来的「卖台」疑虑,像是「为了达成与北京的贸易协定而抛下台湾」或是「把台湾当成谈判筹码」等的字眼都成为了媒体下标首选。
不过,最终特习会圆满结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返美时更称这次会面与中国几乎在所有议题上都达成共识。若满分是10 分,他给这次的会面打12分。中美在大豆、毒品芬太尼以及稀土出口上达成协议。美中高阶官员也重启了互动,美中关系似乎有望稳定一段时间。
特习会只字未提敏感台湾议题
至于敏感的台湾议题,则完全未被提及,这被外界视为保持「战略沉默」。然而,纵使这次会议上没有谈及台湾议题,美中对于彼此的政策立场都已了然于胸。在会前,国务卿卢比奥就表示,不会为了达成与中国贸易协议而「放弃台湾」。特朗普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更直言「习近平可能会想问台湾议题,但没什么好问的,台湾就是台湾」。
另外,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访问日本时,也严正驳斥美军亚洲防线可能排除台湾的报导。种种言行都表明,美国并未因促成本次会面,突然改变对台湾议题的既有政策立场。
特朗普甚至在会后受访时被问到,在特习会上,习近平完全没提起台湾,人们对此有点讶异。特朗普则回应,习近平之所以没提台湾,因为他明白这一点,他非常明白。他更称,习近平保证不会在他任内对台湾采取行动。特朗普还语带威胁说,如果中国真的武力犯台,习近平知道后果。但被问到是否会在北京犯台时协防台湾,特朗普则表示我不能泄露秘密。
美国媒体也针对此次会面在报导中指出,特朗普这样的说法应可让台湾的官员稍感安心,相信美国会继续在军事上支持台湾。毕竟先前特朗普曾抱怨,台湾夺走美国的晶片产业,也应该在自我防卫上做得更多,这番言论引发台湾的担忧。
台湾方面则是紧盯这次两人会面一举一动,担忧特朗普可能抛出不利台湾的新政策论述。根据德国之声报导,台湾国际事务与地缘政治分析师黄锦钟认为,台湾实在不需过度紧张,现阶段看不出任何特朗普将牺牲台湾的显著迹象,反倒是台湾在尖端晶片和地缘安全两大领域,对美国具有不可取代的重大战略价值。这不是出自理想主义的浪漫幻想,而是国际政治的现实考量,因此台湾不应妄自菲薄。更直白地说,台湾是美国与中国竞争中取胜的最重要战略资产,拿来交易的可能性近乎于零。
美国前国安顾问波顿:特习就台湾的沉默不是金
那么台湾应该就此安心吗?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美国前国安顾问波顿11月2日在澳洲金融评论报刊文,题为「特习就台湾的沉默不是金」,指出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并未就台湾问题让步,不能因此对中国侵台威胁掉以轻心。
在文中,波顿表示,对台湾来说沉默未必是金。台湾在特习会前显然担忧特朗普的言论,且这种担忧不无道理。特朗普政府在近期暂缓约四亿美元的对台军售,避免在特习会前冒犯中国。不过,台湾还有更多事要担忧,有报导称俄军正在训练共军准备可能的对台攻势。
他强调,尽管特朗普在两岸争端没做出让步,但也没就美国对台承诺发表明确支持。特朗普十月在白宫会晤澳洲总理艾班尼斯时曾说,认为美中关系会没问题,中国不想做那件事,似乎否认台湾将有冲突。特朗普还说,这不代表习近平不重视台湾,他也许很重视,但我没看到会发生什么事。波顿指出,他认为这种说法更像二手车推销员,而非总统风范。
然而,这些都不意味台湾已脱险,也不代表特朗普对于他的政府如何处理未来中国对台挑衅已有更明确想法。波顿最后表示,不应对中国侵台风险掉以轻心,北京更可能以政治「危机」为由封锁台湾。该威胁真实存在,而特朗普反覆无常的公开发言,不应使人怀疑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