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今(4日)早在港舉行,李家超致開幕詞時唱好香港,指香港在經濟自由、人才競爭力、整體競爭力及金融中心地位等全球評級中表現突出,以港股為例,今年以來累計升逾三成,日均成交額逾 320億美元;在IPO方面,首十個月已完成超過 80宗,集資額約 270億美元,位列全球IPO集資額首位。而香港交易所首席營運總監劉碧茵在另一個論壇上更進一步指出,今年全球十大新股中,香港佔據四席,形容是一個很好的成就,遑論港交所目前正處理約三百宗新股上市申請。
李家超又說,香港將加速建構為全球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並開拓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等新領域,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將在香港設立辦事處,香港將協助亞投行在項目融資、債券發行與投資管理等領域落地。
余偉文:商廈風險仍存 銀行有足夠緩衝
但在主場外,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接受彭博訪問時指出香港仍有風險,連跌三年的香港根市,住宅地產市場雖已趨於穩定,今年首九個月的指數已微升1%,但商業地產市場仍面臨一些挑戰,不過,他補充,這些挑戰對銀行業形成的風險完全可控。
他續稱,風險主要分散在不同銀行以及一些中小開發商之間,銀行業已作出非常高的撥備,資本充足率超過 21%,遠高於 8%的國際標準,形容是非常強大的緩衝,足可應對任何領域的衝擊或挑戰。
而透過視訊在峰會上發言的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對香港的成績大加讚揚,指香港上半年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達3.1%,高於去年同期;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亦增強,在中央支持下,讓香港今年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績,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備堅實的基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將進一步鞏固提升。
他直言,很高興看到港府深入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囑託,而在快將結束的「十四五」(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香港亦充分發揮背靠中國、聯通世界的優勢,高品質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為中國改革發展作出「獨特而重要的貢獻」。
何立峰:香港須穩全球金融 推動習近平的全球治理倡議
他希望,香港把握機遇,進一步主動深入對接國家「十五五」發展規劃(即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綱要),加強與中國內地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展現更大的作為。
何立峰又說,香港一直廣泛深度參與全球經貿金融體系,在研究和推動完善全球金融治理中具備條件和優勢,希望香港更好發揮橋樑紐帶和窗口作用,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研究和實踐,推動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並為構建和維護國際經濟秩序以及促進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發展貢獻力量,共同推動習近平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變為美好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