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訊)緬甸軍方上個月對緬泰邊境臭名昭著的KK電信詐騙園區發動為期10天的打擊行動,拘留超過1萬名參與電詐的外國人。分析人士認為,這只是緬軍政府為應對日益增加的國際壓力的「煙霧彈」,同時轉移外界對來臨緬甸大選的注意力。
《日經亞洲》報導,受訪的緬甸問題專家和外交官認為,外界不應過度解讀緬軍對KK公園的打擊行動。
一名駐仰光的高級外交官說:「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這裡的人普遍認為,軍方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施加的壓力妥協,才對電詐園採取行動。」
美國、英國和中國先前一再促請緬軍政府嚴厲打擊在緬甸境內及鄰國運作的詐騙中心。
緬軍此次的打擊行動也被視為意在轉移人們對緬甸大選的注意力。軍政府計劃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分階段舉行全國大選,但緬甸反對派、民運人士和西方國家批評,選舉只是為了讓軍方通過代理人繼續掌權的騙局。
分析人士還說,緬軍的打擊行動對電詐園區的運作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因為它們能在中斷後迅速恢復營運。
安保平台Infoblox亞洲部高級威脅研究員武伊齊克說,過去幾年電詐園頻遭取締,但收效甚微,這些電詐園不僅持續湧現,還擴大運作規模。
緬甸一名專家指出,一些據信與電詐園有關的軍閥至今仍然逍遙法外,軍政府「似乎給予他們保護,使他們免受國際逮捕」。
以克倫邦妙瓦底鎮為基地的KK電詐園被清剿後,統領民族武裝組織克倫邊防軍的軍閥索丁溫試圖與電詐園劃清界限。他接受當地新聞網站訪問時說:「電信詐騙給我們帶來很多惡評……如果加以包庇,長遠而言對我們不利。」
「既然這個問題給軍政府形成負擔,而他們想顯示已摧毀電詐園,那咱們就容許他們這麼做。」
分析員根據索丁溫的這番話認為,緬軍近期針對電詐園的打擊行動只不過是應對國際壓力的「煙幕彈」。
今年5月,人權組織「緬甸正義組織」發布報告說,如果沒有緬軍、軍方控制的民兵及同夥參與,電詐園不可能一直運作。克倫邊防軍被指在其中發揮核心作用,負責操控電詐活動,包括採購和分配油電,以及在緬泰邊境販運人口。
「全球反跨國組織犯罪倡議」東南亞專家托爾說:「緬甸政權通過電詐中心獲利,詐騙得來的錢被投入到緬甸的正規經濟活動中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