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氣候專家和台灣專家討論巴西COP30峰會有什麼重點

第30屆氣候峰會將在巴西貝倫舉行,正好是《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但各國的減排承諾距離協定的目標還差一大截。專家認為,這次峰會的重點包括各國2035年的減排承諾、如何快速降低甲烷排放,以及在美國退出後,如何應對氣候融資的挑戰,像是檢視國際碳信用機制,以及探討熱帶雨林的保護機制。公平轉型的議題,尤其是保障勞工和原住民的權益,還有氣候變遷的調適問題,也會受到關注。有專家表示,如果這次峰會能在熱帶雨林保護機制和碳定價機制上有所突破,走出川普時代的陰影,並且促成氣候與貿易的整合,就算成功。但最終成不成功,還是要看各國在減排力道上能不能拿出實質作為。

第30屆氣候峰會將於11月10日與11月21日期間在巴西森林城市貝倫舉行,此次峰會的舉行正值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十週年,因而引發輿論的格外關注。不過,雖然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以來,地球升溫的幅度評估出現了下降,但與《巴黎協定》所制定的目標相距甚遠。在美國第二次退出巴黎協定,在歐盟因烏克蘭戰爭等原因而在氣候行動上熱情消減,在中國一躍成為能源轉型領軍國家但同時又​​不願意接棒氣候領導角色的背景下,巴西峰會又有​​可能取得什麼樣的成果?峰會 的焦點議題又將是什麼?

法廣就此議題採訪了多位法國以及台灣的氣候專家。

法國歐洲氣候融資基金會的氣候專家,蘿拉·瓦雷若女士(lola Vallejo)

法廣: 在您看來巴西貝倫峰會的最大的看點是什麼?

lola Vallejo : 首先最重要的是,各國在 2035 年達成的承諾, 這仍然是支持《巴黎協定》和多邊協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我認為這確實很遺憾,因為聯合國地第一份總結報告歸納地各國自主貢獻指標很底,當然,隨著中國和歐洲自主貢獻的發布而更新,全球的總體數字會有​​所上升,但是,依然遠遠低於巴黎協定所制定的目標。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減少落差?這就需要採取新的措施,以便盡可能地縮小目前地承諾與巴黎協定指標之間的差距。儘管美國沒有出席, 但這無論如何都是為了各國自身的利益而必須做的事情,這並不是一項自上而下的義務,而是為了我們每個國家每個人自身的利益。

法廣: 如何在各國拒絕提高減排指標的基礎上找到遏制地球升溫的途徑呢?

lola Vallejo :我們或許可以想像找到一個減排的捷徑,比如說,快速地減低甲烷地排放,這應該是一個可以集體快速推進的問題,巴貝多總理米婭·莫特利(Mia Mottley)將減低甲烷排放比喻成是應對氣溫上升的煞車,如果想像大氣是一輛汽車的話,因為減低甲烷的排放確實可以非常快速地遏制氣候變化的影響, 因為它是一種具有非常重要的升溫能力並且在大氣中持續時間非常短的氣體。因此, 如果我們設法減少甲烷排放,就可以快速達標。而且,事實上許多甲烷排放是完全可以被減少甚至被避免的。

法廣: 在融資問題上的傳統的氣候融資是否面臨挑戰?

lola Vallejo :在氣候融資問題上首先必須要畫出一個清晰的路線圖,必須尋找新的融資方式, 尤其是在美國退出的前提下,例如或許應該重申審視備受質疑的國際碳信貸,也可以嘗試一些新的融資途徑,例如巴西提出的熱帶雨林保護機制(TFFF)。因為我們今天必須找到每年3000以美元的資金,而到2035年這個數字會上升到13000億,而今天離2035年僅有十年的時間。

法廣:您覺得還有那些問題會在峰會上受到特別關注?

lola Vallejo : 這次巴西還會討論公正轉型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自從2018年以來越來越受到關注,公正轉型涉及的問題繁多,雖然獲得更加清潔的能源和技術, 實現能源過渡應該有利於發展,有利於社會中最弱勢群體, 但是,還必須保證在轉型的過程中勞工的權益受到保障,原住民的利益不至於受到侵犯等等,這一點發展中國家以及公民社會都對此給予厚望。另外,巴西峰會也是具體討論適應問題的機會,發展中國家對此都有期待,格拉斯哥峰會時曾經承諾要在 2019 年至 2025 年間將氣候資金的絕對值增加一倍。事實上, 在各國商定的最後一個融資目標中, 這些金額沒有與氣候適應掛鉤。然而, 這些資金往往非常優惠, 而且往往更多地流向低收入國家。但是,卻很難吸引私營行業的投資者。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多年來緊密跟踪氣候談判,對他來說,巴西貝倫氣候峰會如果能夠走出川普的陰影就已經是一次小小的成功:

此次峰會同前幾年的峰會有所不同,巴西總統強調不是一次談判的峰會,而是一次落實的峰會,雖然類似的口號在之前的峰會上也已經聽到過,如果正如東道國所說的是一次落實行動的峰會,那就應該在熱帶雨林保護機制以及碳定價機制上取得突破,建立一個開放氣候市場聯盟,之前也有一些在碳定價方面的提議,但是都沒有後續,如果巴西在這方面能夠取得突破,開啟一個氣候與貿易的整合論壇,如果世界貿易組織機制能夠與氣候談判相結合,這就使從2023年開始就出現的國際貿易主題的討論來支撐國際海運部門的碳稅的落實成為可能,倘若如此,那麼,巴西峰會算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法廣: 您覺得這次峰會取得成功的最低標準是什麼?

趙家緯 : 最低成功標準就是讓大家走出川普的陰影,這次峰會有一個口號叫做Global Multilal,這是葡萄牙文, 就是大家共同合作努力,向前推進的意思,如何促使大家走出川普的陰影,川普在氣候方面的壓力不應該影響大家共同努力推動氣候行動。

法國氣候專家讓·茹澤爾 Jean Jouzel

不過,對法國氣候專家,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小組前副主席讓·茹澤爾 Jean Jouzel 來說,氣候峰會的最終目標就是要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倘若貝倫峰會在這一點上無所成就,那就是很難說是一次成功的峰會。

Jean Jouzel : 就氣候峰會成功的標準而言, 在理想情況下, 各國能夠在自主貢獻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即使在美國缺席的背景下,因為歸根結底氣候峰會的目的還是為了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目前僅有數十個國家遞交了自主貢獻目標,這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與《巴黎協定》的目標相比是遠遠不夠的,歐洲也同樣如此,當然,在保護森林方面或許會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對外來說,巴西峰會的真正成功取決於各國的減排力度,但我擔心的是, 這次峰會將與成功失之交臂。

感謝法國氣候專家讓·茹澤爾 ,氣候談判專家蘿拉·瓦雷若女士(lola Vallejo)以及台灣氣候專家趙家緯先生接受法廣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