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維爾告訴英國《金融時報》,他認為中俄在國家支持的駭客攻擊和間諜活動方面不相上下。他指出,北京和莫斯科「在網路威脅方面不相上下。我們看到網路攻擊來自兩個方向,而且水準幾乎相同」。
布拉格方面上個月宣稱,捷克外交部已成為駭客組織APT31「惡意網路攻擊」的目標。APT31是一個與中國國家安全部有關聯的駭客組織。該組織去年也曾受到美國和英國的類似指控,部分成員受到美英制裁。中方否認了這些指控。
捷克外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稱這次攻擊是「明顯的間諜行為」,由於捷克外交部的網路基礎設施陳舊且脆弱,使得攻擊更為容易。利帕夫斯基告訴該報稱:「它漏洞百出,就像瑞士起司一樣」。他證實,中國網路攻擊者當時在掃描與「亞洲事務」相關的非機密文件。
近年來,捷克是歐陸國家中對台灣的積極倡導者,為彰顯布拉格的支持,帕維爾在2023年就任首日與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進行了通話,成為首位與蔡英文通話的歐洲民選國家元首。
利帕夫斯基稱,儘管中國似乎主要關注間諜活動,但俄羅斯似乎更感興趣的是破壞活動,尤其是在其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下。這位捷克外長強調,莫斯科「正在對我們發動混合戰爭,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戰爭這個詞上」。
捷克智庫「解析中國」(Sinopsis)創辦人馬定和(Martin Hála)在採訪中說,捷克外交部遭受的網路攻擊表明,自網路戰從軍隊轉移到國家最高間諜機構以來,北京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變化。馬定和談到:「曾幾何時,俄羅斯人要強得多,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我認為中國人現在至少在技術上與俄羅斯人不相上下」。
台灣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本月中旬在布拉格參加會議期間表示,台方目前正與捷克當局在網路安全方面「密切合作」。陳明祺說,「中國非常先進,我們親身體驗到了這一點:在網路攻擊方面,我們是世界上受攻擊最多的一方」。該官員還警告稱,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網路合作正在加強:「他們正在對筆記,積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