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稱,如果中國再次允許出口關鍵晶片,荷蘭政府準備擱置該命令——該命令賦予荷蘭政府阻止或更改安世半導體關鍵公司決策的權力。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如果未來幾天內供應恢復並得到證實,荷蘭方面願意最早於下週暫停該「部長令」。此外,安世半導體與其中國業務之間的財務問題也需得到解決。
安世半導體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的股票在上海股市收盤前最後幾分鐘大幅上漲,最終漲幅接近10%。
此前,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週三晚間透過聲明表示,預計將解決公司控制權危機,但警告客戶,「由於缺乏透明度和對製造流程的監管,我們無法保證自10月13日起從中國工廠交付的產品在知識產權、技術、真實性及品質標準方面的合規性」。
據了解,安世半導體的大部分晶片在歐洲生產,其中70%在中國進行封裝並銷售給分銷商。安世半導體(中國)已聲明其不受荷蘭總部控制,並表示庫存充足,足以供應客戶至2025年底。
此後,荷蘭政府週四晚間發表聲明稱,預計安世半導體(中國)將在未來幾天內恢復晶片供應,這進一步表明緊張局勢有所緩和。
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透過聲明表示:「中國和美國已向荷蘭通報了雙方近期達成的『貿易與經濟協議』。荷蘭歡迎中方宣布將恢復安世半導體中國工廠的供貨,這將使全球關鍵的傳統晶片供應得以恢復。此舉也與中國商務部向歐盟委員會提供的資訊一致」。
卡雷曼斯補充道,「鑒於我們與中國當局的會談富有建設性,荷蘭相信未來數日內中國對歐洲及全球的晶片供應將能送達安世半導體客戶手中。荷蘭將密切關注並支持相關進展,必要時將採取相應措施」。
卡雷曼斯表示:「此外,荷蘭將繼續與中國當局保持密切聯繫,並將在此事上與歐盟委員會和國際夥伴密切協調」。
卡雷曼斯辦公室發言人週五表示,荷蘭政府不會就此事是否包括終止上述干預措施發表評論。該干預措施賦予荷蘭政府自9月30日起為期一年的企業決策否決權。
荷蘭政府於9月下旬對安世半導體行使否決權,原因是擔心聞泰科技正在削弱這家晶片製造商的實力,並威脅到關鍵零組件的供應。荷蘭方面指出,聞泰科技創始人張學政的行為構成「濫用財務資源,為執行長本人及其在中國的其他公司謀取私利」。
聞泰科技否認了這些指控,並要求恢復張學政的安世半導體執行長職務。此前,在管理層提出申訴後,阿姆斯特丹一家法院於10月7日暫停了張學政的職務。
此次干預賦予荷蘭政府長達一年的權力,可以阻止或更改關鍵決策,包括公司部門的搬遷或高管的解僱。作為回應,中國商務部於10月4日發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及其分包商出口在華生產的特定成品零組件和子組件。
安世半導體為寶馬和福斯等汽車製造商供應電源控制晶片。10月29日,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宣布,因安世中國拒絕支付晶圓款項,公司不得不暫停向其工廠進一步直接供應晶圓。該廠的供貨量約占危機發生前總供貨量的一半。
產業主要遊說團體警告稱,由於安世半導體晶片短缺加劇,歐洲汽車製造商可能不得不在幾天內停產,這威脅到該地區的裝配線。如果爭端得不到解決,歐洲汽車製造商可能不得不停產。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此前表示,各公司一直在依靠日益減少的儲備來維持工廠運轉,一些車企已經開始為停產做準備。短缺的原因在於,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生產的零組件出口被凍結,導致用於車輛控制單元的簡單,但不可或缺的半導體供應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