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戰爭第二週,日內瓦會談有可能成為外交解決的契機嗎?

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進入第二週,情勢依舊緊張。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在日內瓦會見歐洲主要國家外長,尋求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會在兩週內決定是否要軍事介入,同時他也暗示有可能重啟伊朗核協議談判。這次會面是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國家和伊朗官員的首次接觸,不過伊朗方面表示,在衝突期間不會討論核子計畫。以色列聲稱伊朗即將擁有原子彈,已經對伊朗發動多次空襲,還轟炸了德黑蘭的核武研發中心。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沒有發現伊朗生產核武的跡象,但以色列認為伊朗對他們的生存構成威脅。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呼籲各方回到外交談判的軌道上,法國特別強調,美國準備好和伊朗直接接觸,並且提出了全面的談判方案。俄羅斯和中國譴責以色列,呼籲各方冷靜,緩和局勢。以色列的攻擊目標包括核設施、飛彈設施,甚至連平民區都遭到波及,這可能代表他們的目的是要推翻伊朗現任政權。

以色列和伊朗之間激烈的戰爭進入第二週,雙方互不退讓之際,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於週五(6月20號)在日內瓦會見歐洲主要國家外長,希望為戰爭打開外交解決的窗口。美國總統川普之前表示,鑒於重啟伊朗核計畫談判的“巨大可能性”,他將在兩週內決定美軍是否直接介入戰爭。這似乎為歐洲多國部長週五在瑞士與伊朗舉行會議以試圖達成外交解決方案留下了可能性。

此次日內瓦會談將是衝突爆發一週以來西方與伊朗官員首次面對面會談。儘管伊朗週五表示,在遭受以色列襲擊期間不會討論其核計畫的未來,而歐洲則試圖將德黑蘭拉回談判桌。美聯社認為,華盛頓停滯不前的事實為外交取得進展提供了可能。

以色列聲稱伊朗即將獲得原子彈,於6月13日對伊斯蘭共和國發動了大規模空襲,引發了伊朗的反擊。此後,以色列接二連三地打擊伊朗,伊朗也向以色列領土發射飛彈。以色列軍隊週五宣布,在一夜之間轟炸了德黑蘭的數十個目標,其中包括它所描述的 “伊朗核武器專案的研發中心”。

以色列稱,上週發動空襲是為了阻止伊朗進一步發展核武器能力。伊朗長期以來一直堅稱其核計畫用於和平目的,儘管它是唯一一個鈾濃縮程度達到 60% 的無核國家,從技術角度而言,這距離達到武器級的 90% 僅一步之遙。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尼雅胡週四表示,自6月13日以來,伊朗 “一半以上 ”的飛彈發射器已被摧毀,並重申德黑蘭對以色列構成了 “兩個生存威脅,即核威脅和彈道飛彈威脅”。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稱,以色列對自己是否擁有原子武器保持模糊態度,但擁有 90 枚核彈頭。

法新社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葛羅西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重申,該機構在其最新報告中未發現任何表明伊朗正在生產核武器的跡象。葛羅西強調,“伊朗核查報告不能作為軍事行動的依據。” “軍事行動,無論其來源如何,都是一項政治決定,與我們的聲明無關。”

伊朗和美國一直在就就伊朗核計畫達成新的外交協議的可能性進行談判,但川普表示,以色列的行動是在他為談判設定的60天期限之後進行的。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在權衡是否要對伊朗發動攻擊,打擊其戒備森嚴的福爾道鈾濃縮設施。該設施位於一座山下,普遍認為除了美國的“地堡鑽地炸彈”之外,其他任何武器都無法擊中。美國是否介入成了這場戰爭的關鍵。

“外交途徑仍然是要走的路”

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拉米在華盛頓會見了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和唐納·川普總統的中東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後前往日內瓦,將與法國、德國外長以及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一起會見阿拉格奇,他表示,“未來兩週內存在著一個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的機會”。拉米表示:“現在是制止中東地區嚴峻局勢、防止地區局勢升級、避免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的時候了。”

法國外交部 "呼籲回到外交軌道,繼續就伊朗核計畫進行談判"。 據法國外交消息來源稱,在與法國外交部門負責人的談話中,盧比奧 "強調美國隨時準備與伊朗方面進行直接接觸"。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Christophe Lemoine指出,與伊朗外交部長會面的目的是 "重新開展對話,以達成一項堅實而嚴肅的協議"。他回顧說,"伊朗核計畫是一個困擾外交界長達 20 年的問題"。 “軍事解決方案不是長期解決方案”,國際社會 “不能冒在一個已經非常非常易燃的地區採取可能失控的軍事行動的風險”。他說,“伊朗是一個破壞穩定的國家”,“核計畫和彈道飛彈計畫是真正的威脅”,但外交途徑仍然是要走的路。

德國外交部長承認,多年來為緩解伊朗可能研製核武器的擔憂所做的努力尚未成功,但他表示現在值得進行討論。瓦德普爾週五前往日內瓦之前表示,如果伊朗表現出認真的意願,不進行任何可能導致核武器的濃縮鈾活動等,歐洲人將準備舉行進一步會談,但他強調“現在是伊朗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參加週五日內瓦會面的英法德三個歐洲國家在伊朗與世界大國於2015年達成的核協議談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們曾多次威脅,如果伊朗不改善與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合作,將恢復根據該協議解除的制裁。

日內瓦會談要談什麼?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和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在華盛頓表示,存在與伊朗“達成外交解決方案”的“窗口”。 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宣布,屆時歐洲三大國將向伊朗提出“全面談判方案”,涵蓋核問題、彈道飛彈活動以及該地區“恐怖組織”的融資問題。

伊朗方面,阿拉格奇已經表示,只要以色列繼續對伊朗發動襲擊,伊朗就不會尋求與任何人進行談判。阿拉格奇預計將於週五下午在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講話,他還補充說,伊朗認為“美國人是猶太復國主義政權的同伴和合作者”。伊朗最高領導人週三拒絕了美國的投降要求,並警告說,美國的任何軍事介入都將對他們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美國的角色仍不確定。總統時而威脅德黑蘭,時而敦促其恢復因衝突而暫停的核談判。消息人士稱,唐納·川普總統的地區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自上週以來已與阿拉格奇進行了多次交談。白宮表示,川普將於週五上午參加國家安全會議。

伊朗也在尋求國際支持,路透社指出,克里姆林宮週四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均譴責以色列,並同意需要緩和局勢。

推翻哈梅內伊政權?

據西方和地區官員稱,以色列瞄準了核設施、飛彈能力,同時也襲擊了平民區,試圖粉碎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的政府。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內塔尼雅胡週四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推翻現政權嗎?這可能是一個結果,但最終還是要由伊朗人民起來爭取自由。”

實際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面臨著自1979年革命以來最大的外部威脅之一,任何對其長達46年統治的直接挑戰都可能需要某種形式的民眾起義。但參與過之前抗議活動的積極分子表示,在國家遭受攻擊的情況下,他們不願意發動大規模騷亂,即使是針對他們所憎恨的制度。

著名活動家阿特娜·達米 (Atena Daemi) 說, “人們怎麼能湧上街頭?在這種可怕的情況下,人們一心想著拯救自己、家人、同胞,甚至寵物,”

阿特娜·達米在離開伊朗之前曾被監禁了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