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院外委會22日上午口頭表決通過一連串法案,其中4項涉及台灣,包括《豪豬》、《嚇阻中國侵略台灣》、《美國—台灣美洲夥伴》及《台灣國際團結》。
其中跨黨派的《豪豬法案》是由民主黨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及共和黨參議員芮基茲(Pete Ricketts)於4月訪台後一同提出。
《豪豬法案》的全名為「為區域同伴提供險惡環境下的升級保護法案」,取其英文起首字母簡稱為豪豬法案(PORCUPINE Act)。其旨在簡化受美國「武器出口管制法」約束的對台軍售流程,以縮短正式通知國會軍售的時間及提高需要知會的金額門檻,讓台灣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及日本、澳洲、韓國、以色列等「北約+」的成員享有同等軍售待遇。
依規定,對「北約+」成員國的軍售案中,如果主要防禦裝備達2500萬美元,總統依法須提前15天向國會遞交正式通知。由於台灣非「北約+」成員國,如果防禦裝備金額超過1400萬美元,總統必須在簽發「發價書」前至少30天正式通知國會。
另外,也盼豪豬法能解決當前高達 215 億美元的軍售積壓問題,確保台灣及時獲得所需的武器,以有效嚇阻中國的侵略行為。
其他涉台法案方面,《嚇阻中國侵略台灣》目的在於確保一旦中國動用武力侵台,美國能準備好打擊中國經濟要害。《美國—台灣美洲夥伴》則支持與台灣維持邦交的拉美及加勒比海國家。
另外,《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則旨在指出北京對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扭曲,並重申該決議並未涉及台灣的主權或國際代表權問題。此外,法案也要求美國反制中國試圖在外交上孤立台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