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立 97 年的香港電台,初期以政府喉舌形式存在,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以英國的 BBC 模式運作,成為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雖以公帑運作,但不受商業和政治因素影響報導和節目製作,曾推出《鏗鏘集》、《頭條新聞》及《城市論壇》等創新的討論時政和諷刺時弊節目,並屢獲國際大獎。但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港台迅即成為首要的整頓目標,先是於2021年委任毫無傳媒經驗的政務官擔任儼如港台總編輯的廣播署長一職,大幅改變港台的編輯自主機制,更換或調動原來的製作人員,並從官方網站下架數千個節目,以清洗舊香港紀錄,當中包括調查 2019 年反送中期間於元朗地鐵站發生的白衣人無差別攻擊市民的《鏗鏘集》「7.21 誰主真相」節目。
港台下架包括「皇牌節目」在內的不同節目後,有網友自行在油管製作頻道,保存該等反映時代變遷的皇牌節目,但近月遭港台以版權為由要求下架,而一向獲得豁免版權要求的大學,亦不能倖免。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網頁上週公佈一則名為「香港電台節目下架通告」,說明「根據香港電台(港台 RTHK)最近的要求,本館所藏之港台電視節目將逐步下架,包括 E诶Vi诶eo 自選視訊系統及影音光碟(VCD、DVD)。全部港台節目須於 2025 年 11 月 5 日前全面下架。」
有媒體更發現,香港幾所大學都出現無法閱覽與港台相關的館藏資料。以浸會大學為例,在其圖書館網站搜尋「香港電台」,雖有顯示館藏,但點擊連結則無法觀看相關節目;香港大學圖書館的數位典藏網頁,也找不到港台的影片。
另外,近日有網友在香港的網上討論區展示一張相信是由油管發放的訊息通知,列出包括《視點31》「831 疑雲,多角度追尋」和《鏗鏘說:倪匡 無非是這樣》等多段已被港台下架的節目名單,指相關的港台備份影片被多次投訴屬侵權,需要終止其頻道的服務。
港台就上述情況回覆本台查詢時重申,現時沒有為任何機構提供版權豁免,該台會定期檢視與不同機構的節目版權授權,歡迎不同團體提出授權申請。而根據現行政策,港台只會提供過往 12 個月內的節目予市民重溫。
香港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楊穎宇關注事件,他在電台節目形容,港台新一輪清洗舊紀錄行動是一件大事,相信該行動不僅針對香港的各間大學圖書館,港台也會要求其他學校圖書館和民間平台把館藏資料下架。
本身是歷史學者的他續稱,事件反映今日的香港,把資料放在圖書館也不代表能保存,反而是民間能起保留和備份的作用,特別是反送中事件等重要的香港歷史資料,建議在英港人應集合力量,把以往購買的港台節目 VCD 和 DVD 等實體紀錄收集,建立成一個大型的資料庫,供外界查閱。
香港政治學者黃偉國在同一節目指出,港台在 2019 年之後已變成官方喉舌,並配合港府竄改歷史,積極把已散落民間的資料刪除,繼早前把大量官方資料下架後,再發動新一輪清洗歷史行動。他認為,把港台新一輪的行動,結合早前港府更改中國的官方英譯名稱,由 Mainlan诶 China 變成 Chinese Mainlan诶 的事件,顯示政權想不斷改寫歷史。他引用曾被極權統治的波蘭和捷克通過地下出版和地下辦學來保留記憶為例,呼籲流散海外的港人,不要將舊日香港的書籍和資料毀滅,不論是《蘋果日報》或已備份的港台節目,都要好好保存,才能有效對抗政權的清洗歷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