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的提名期將於下週五(24日)展開,目前已有15名現任議員表明不角逐連任。外界預料,在提名期展開前,宣布不再參選的人會陸續有來,總棄選人數可能達到三、四成。
關係好? 議員無暇與特首惜別 午宴突取消
在大批舊人無法留任的情況下,立法會近日瀰漫一片愁雲慘霧。除傳出有未能獲准繼續參選的女議員在洗手間痛哭外,原訂明(17日)午全體議員與特首李家超共進午餐的惜別午宴亦臨時取消。立法會秘書處昨午解釋,因不少議員聲言欲聚焦處理選舉事宜而無暇出席,故取消午宴安排;連帶立法會議員歡送現屆主席梁君彥的晚宴亦不舉辦。不少網友在相關新聞下留言,質疑行政立法關係有多好。
在確認取消惜別午宴翌日,港府今(16日)早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邀請現屆立法會議員及愛國愛港團體等約三百人出席,大談行政立法關係的新思維。李家超在主旨發言中引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香港實行行政主導體制的原則後指出,行政立法良性互動關係是開新篇的基礎,強調香港在完善選舉制度、全面由愛國者治港後,立法會的議政品質和效率都有提高。這種說法,與以往中方官員指行立關係須「互相制衡、互相配合」的說法不同,變成只談配合。
講者之一的前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發言時進一步作出解釋,指新一屆立法會應做到與港府「良性互動、無縫配合」的關係,議員應改變思維,接受行政立法關係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除了政府若做得不好,立法會亦有責任外,當香港營商環境受外國質疑時,議員更須配合港府反駁,例如組織民間力量到相關駐港領事館抗議等,做到行政和立法在立場上的團結。
譚耀宗:議員可為政府優化政策 人才可互通
他又說,議員在行動上亦要有根本改變,不能讓外界認為立法會只是橡皮圖章,議員要化被動為主動,協助政府優化政策,早在政策醞釀階段就舉辦研討會,收集學者和市民的意見,再向政策局提交建議;他相信,未來行政立法人才互通將成常態。譚耀宗的說法,意味議員可轉換跑道加入政府。
全國政協常委施榮懷在台下發言時更大力推銷,指政協也是香港特首的「兵」,全國和各省政協不應在香港未來發展的事務上缺席,認為立法會要做到與政府「無縫配合」,應起用更多具有政協和同鄉社團背景的人士成為立法會議員,讓他們有更多發揮。
有消息人士稱,大批現任議員棄選後,中方會招攬更多中資機構、同鄉社團、省市級人大和政協等「國家隊」進入立法會,以便更好參政議政。
評論:浪費公帑 不如減議員人數
政治新聞記者出身的評論員李慧玲表示,北京似乎想再提高對立法會議員的要求。她指出,在本屆立法會開始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重在配合」,仍保留一點以往行政立法關係「互相制衡、互相配合」的影子,但現時表明要「無縫配合」,意味北京仍未滿意現屆立法會與政府的關係。
縱觀現屆立法會上任至今,她認為,議員在立法工作上並無不配合港府施政,幾乎所有港府提交的議案和撥款申請都快速獲得通過,只有《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被立法會否決,但此舉卻獲北京肯定。如此配合政府的立法會,她質疑可以如何加強配合度。
對於有被勸退者心生不滿,李慧玲認為,大部分現屆議員均是獲得不可抗力的力量支持而晉身議會,現時這股力量收回對他們的支持,未獲「祝福」者不應有所怨言。反觀整件事,最為可悲的無疑是香港的納稅人,因為他們需要用稅款供養並非心目中理想人選的議員。相信不少香港人看到今屆立法會的情況後,最希望的不是大換班,而是大減人,讓議員人數減少,以降低立法會的運作成本和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