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法新電)緬甸軍方最近突襲緬泰邊境臭名昭著的KK電信詐騙園區,引發一波電詐工人轉移潮,從KK園區逃離的電詐工人紛紛湧到附近的詐騙窩點尋找工作。
緬軍10月底的突擊行動導致1500多人從KK園區逃到泰國,但仍有許多人留在當地,轉而到附近的詐騙園區尋找工作機會。
一名自願加入詐騙園區的中國籍男子告訴法新社,10月23日有數百名離開KK園區的工人來到他所工作的園區,這個園區距離KK園區僅約三公里。他說,這些人被每月約1400美元(約1830新元)的收入所吸引。
那名男子說:“有些工人會被不擇手段的老闆招攬,而有些則會被好公司錄用,這完全取決於他們的運氣。”
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全球網絡倡議(Global Network Initiative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的高級專家托爾(Jason Tower)說,許多KK園區詐騙犯被其他團夥“重新招募”了。“有些人正在尋找新的詐騙窩點,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份工作。”
緬甸2021年發生軍事政變及爆發反軍政府衝突後,邊境地區治理鬆散,淪為電信詐騙園區滋生的溫床。軍政府和民族地方武裝被指縱容詐騙團夥,從中牟利,為軍事活動斂財。
國際社會今年初以來加大對緬甸施壓,軍政府今年初以來加大力度打擊電詐園區,10月底襲擊規模最大的KK園區,佔領園區內約200座建築,抓獲2000多名詐騙工人。
分析人士稱,此次突襲行動規模有限,且經過精心策劃,似乎旨在緩解外界對軍政府的施壓,同時儘可能減少嚴重影響犯罪團夥的收入。
一名專家估計,KK園區的電詐工人可能多達2萬人,其中絕大部分可能是中國公民,逃到泰國的人可能只佔總人數的不到10%。
加入其他詐騙園區的電詐工人並非都是自願的。上述不願具名的中國籍男子披露,一些“失業”的電詐工人被當地武裝團夥“賣”給其他詐騙團夥,一個工人的“售價”最高可達7萬美元。
男子還說,在緬軍展開突擊行動後,他每天晚上都會聽到巨響,但他認為這只是做戲,而不是軍政府的真正打擊行動。
隨著越來越電詐分子用到其他園區,人權倡導組織說,只有打擊電詐園區幕後的中國老闆,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人口販運受害者公民社會援助網絡的克里蒂亞(Jay Kritiya)說:“必須逮捕和起訴幕後操縱者,並沒收所有資產。這才是真正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