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震撼」:一天之內搞定一艘航空母艦跟六艘軍艦,噸位比整個法國艦隊還多四成!

法國《費加洛報》報導指出,中國海軍一天之內接收了七艘軍艦,總噸位達到17萬噸,相當於法國海軍總噸位的42%,包括「福建號」航空母艦在內的新艦艇,展現了中國海軍驚人的發展速度和造船實力。文章分析認為,雖然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但在航空母艦和潛艇方面仍然有落差,他們的核心目標還是應對台灣問題。

週五11月7日法國全國性日報頭版以國內新聞為主,但主題不同,例如《解放報》聚焦在法國人飲用水安全問題,指出由於持久性化學物質(PFAS)的存在,法國大東部大區(Grand Est)禁止飲用自來水,這項禁令施行地區正在增加;《費加羅報》則質疑盧浮宮的管理制度存在嚴重缺失。此外《費加羅報》國際版關注了中國海軍在一天內就把一艘航母六艘軍艦投入服役的新局面。

《費加羅報》這篇署名報導首先強調出,中國在一天內部署了 17 萬噸新軍艦入海,相當於法國海軍總噸位(略多於 40 萬噸)的 42%。

報導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海軍以來,還沒有一支艦隊以如此驚人的速度發展。在過去十年中,中國海軍的戰鬥艦艇數量幾乎翻了一番。自 2015 年以來,其生產呈指數級增長。最新的例證是:根據包括權威開源分析師“東方之擺”(East Pendulum)在內的多位觀察家透露,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在一天之內接收了不少於七艘軍艦投入現役,其中包括其最新的航空母艦。

除了“福建號”(中國自 2012 年以來建造的第三艘航母)之外,中國海軍還擴充了一艘 903A 型補給油船、一艘 075 型兩棲攻擊艦(直升機航母)、一艘 055 型驅逐艦、兩艘 052D 型驅逐艦以及一艘遠洋偵察艦。

因此,中國在一天內部署了 17 萬噸新軍艦入海,相當於法國海軍總噸位(略多於 40 萬噸)的 42%。

報導認為,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造船廠已經改變了全球海軍的力量平衡。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噸位與其主要競爭對手美國仍有差距(200 萬噸對 300 萬噸),因為它擁有的航母數量較少。但它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迎頭趕上,並且擁有的艦船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2015 年,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記錄中國擁有 255 艘戰鬥艦艇。到 2025 年,這一數字已達到 400 艘左右,而美國為 300 艘。

2019年至2023年間新增55萬噸

報導引述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項研究,2019 年至 2023 年間,中國四大造船廠共生產了 39 艘軍艦,總排水量達 55 萬噸。

為了挑戰美國的制海權,中國現在可以依靠大約 50 艘驅逐艦、40 艘護衛艦、70 多艘潛艇(其中 6 艘是戰略核潛艇)以及 3 艘航空母艦。預計到 2035 年,中國將擁有 6 艘航母。

報導表示,最新服役的“福建號”完美展示了中國工程師的適應能力和學習速度。與前兩艘不同,“福建號”完全由中國建造。在 2022 年 6 月下水,更長、更寬,噸位也更大(8 萬噸)。相比之下,法國唯一的航母“戴高樂號”的排水量稍高於“福建號”的一半(4.2 萬噸)。

“福建號”的尺寸使其能夠搭載多達 64 架飛機,其中包括殲-35 隱形第五代戰鬥機,而其“前輩”只能搭載約 40 架。“福建號”最重要的是,它是中國第一艘被稱為 “彈射起飛-攔阻著艦”(CATOBAR)的航母,這意味著它配備了彈射器。此外,這些彈射器是電磁彈射系統,目前只有美國的“福特號”航母(取代尼米茲級航母的美國新一代航母首艦)具備這項技術。

報導續指,法國目前尚未掌握這項技術,不得不向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購買,以裝備“戴高樂號”的後繼航母。然而,去年 10 月底,川普曾提出美國未來航母可能會放棄電磁彈射系統,理由是其成本過高且故障頻繁。

電磁彈射系統取代了自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使用的老式蒸汽彈射系統。它性能更優越、佔用的空間更少、所需人員和維護更少,耗水量也更少。它能以更快的速度彈射更重、攜帶更多武器或燃料的飛機,從而增加飛機的打擊距離。它還可以彈射更輕的飛機,包括無人機,而不會損壞其結構,這是以往全功率輸出的蒸汽系統無法做到的。

投射能力的變化與挑戰

在海上,中美之間的較量確實正在趨於平衡。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海事專家尼克·奇爾茲(Nick Childs)最近向 BBC 強調:“中國的造船能力大約是美國的 200 倍。” 尤其考慮到美國海軍正面臨一系列挑戰,其象徵是緩慢且昂貴的重新武裝努力。據奇爾茲評估:“美國海軍雖然仍擁有顯著優勢,但其能力與中國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而且難以找到應對之策。”

報導提及,目前,中國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其潛艇艦隊上,潛艇是海軍真正的戰略矛頭。中國的潛艇主要為電力推進,不如美國的大多數核動力潛艇先進,尤其不如美國的 14 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和 19 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此外,中國的三艘航母與美國的 11 艘核動力航母相比,也分量不足。

憑藉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這兩大載體,美國的兵力投射能力和力量仍無所匹敵,而中國遠離海岸的遠航能力仍有待證明。

中國海軍的核心目標:台灣

然而,報導最後強調出,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在其海岸線附近。按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預測將在 2027 年前發生的“武力奪取台灣”仍然是真正的核心問題。中國的艦隊在兩棲攻擊艦、直升機航母、反艦能力和登陸駁船方面裝備精良,已做好攻台行動準備。屆時,遠洋投送的主動權尚掌握在美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