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排放處理水後,中國政府於2023年8月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根據日中兩國政府的協商,中國海關總署於6月29日發布第140號公告,決定從29日起恢復部分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進口,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潟縣、長野縣、埼玉縣、東京都、千葉縣10個都縣除外。自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不僅禁止上述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還全面禁止其所有食品及飼料的進口,一直沒有開放。
而6月在核處理水排放後,重新允許從北海道、青森縣等37個道府縣進口水產品。對華出口需要中方批准日方相關設施的註冊登記,還要提交放射性物質檢測證明等,有697家企業提交了申請,但目前可以出口的僅有3家。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31日在韓國慶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會談,要求實現水產品順利對華出口。她還要求就恢復牛肉出口和撤銷10個都縣產品的出口禁令而展開磋商。
鈴木農相表示:「將積極推動剩餘設施儘快重新登記,並強烈要求中方基於科學依據,解除對10個都縣的進口限制。」
在日本水產品禁運措施之前,中國也是日本水產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2022年,有871億200萬日圓的日本水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佔水產品出口總額的22.5%,而日本水產品的第二目的地為中國香港,2022年,有754億5000萬日圓的日本水產品出口到中國香港,佔總額的19.5%。
在2023年8月中國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中國後,水產品對中國大陸出口降至零,而這次解禁,有望恢復到2022年的水準,可以彌補對美出口方面的一定的損失,同時中國在2025年,有望再次成為整個日本農林水產品及食品的最大的出口對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