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缺席聯合國對美國人權紀錄的普遍定期審議,這件事有點讓人傻眼。

美國缺席了聯合國對其人權紀錄的普遍定期審議,變成繼以色列之後,第二個抵制這項程序的國家。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決議,呼籲美國恢復合作,並將審議重新安排在2026年底,甚至可能提前。美國的這項舉動,受到一些美國地方官員、人權團體,以及中國、古巴等國家的批評。

日內瓦 – 星期五美國缺席了聯合國對美國人權記錄的普遍定期審議,成為繼以色列之後歷史上第二個抵制聯合國這一常規程序的國家。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尤爾格·勞伯在會議開幕致詞中說道:「我們原定於今天開會,繼續對美國進行審議。然而,我注意到美國代表團並未出席。」

美國缺席普遍定期審議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華盛頓早在8月份就已表示將抵制這一程序。

勞伯確認沒有美國代表團在場後,理事會迅速通過了一項關於「受審議國不合作」的決定。

人權理事會在一個聲明中表示,「呼籲受審議國恢復與普遍定期審議機制的合作」,並決定將美國普遍定期審議重新安排在2026年底,並有可能提前舉行。

美國此舉仍然激怒了一些去日內瓦的美國地方官員和人權組織,他們去日內瓦是為了表達對美國總統川普1月份連任以來愈來愈嚴重的擔憂。

不僅部分美國人自己有意見,參加審議的一些國家也發表了意見,中國代表譴責華盛頓「缺乏對普遍定期審議機制的尊重」。

古巴代表指責華盛頓試圖「破壞人權理事會、聯合國系統以及整個公民社會」,並補充說,「顯然,美國政府害怕此次行動的結果」。

此前唯一一個未出席普遍定期審議的國家是以色列,它在2013年初缺席,儘管最終在10個月後接受了延期審議。

所有193個聯合國成員國都必須每四到五年接受一次普遍定期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