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痛批川普把全球影響力雙手奉送給中國。

參議院民主黨的報告批評,川普政府的政策,像是刪減國際援助、跟盟友關係搞差等等,導致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下滑,反而讓中國有機會見縫插針。報告認為,這些舉動削弱了美國應付中國競爭的戰略能力,而且川普政府對中國的關注重點主要放在貿易關係上,對其他重要議題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白宮方面則反擊說,是民主黨人讓拜登政府顯得軟弱,並強調川普政府的政策讓美國再次強大。報告也批評政府縮減美國之音等機構的預算,沒能有效對抗中國的宣傳攻勢。

週一,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民主黨成員發布報告,指責川普政府將外交陣地和全球影響力拱手讓給中國。

報告認為,在美國關閉了國際援助項目和美國之音等機構、削減基礎研究經費、疏遠關鍵盟友後,北京正在「填補我們留下的空白」。

這份報告是民主黨人就川普總統上任六個月以來的一系列舉措——包括削減預算、與頂尖研究型大學的對抗、終止美國的軟實力項目等——作出的首個全面政治和政策回應。

報告最耐人尋味之處在於:民主黨選擇對華關係——而非川普拒援烏克蘭或關稅政策影響——作為其國家安全批判的框架。

牽頭起草該報告的新罕布夏州參議員、該委員會的民主黨領袖珍妮·沙欣在接受採訪時解釋說:「這是因為兩黨存在共識:美國未來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無論是經濟安全還是國家安全——就是來自中國的競爭。」

「然而,在我看來,本屆政府上任以來所做的一個又一個決定都削弱了我們應對中國的任何協調戰略回應,」她說。

到目前為止,川普尚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據官員透露,川普與習近平的幾次電話互動,都未超出台灣未來、中國的核武建設以及關鍵技術出口管制的爭議等老話題。他的助手表示,川普將全部注意力放在美中貿易關係上,而且有跡象表明,政府內部在將美軍重心從歐洲和中東轉移到印太地區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當被問及對該報告的回應時,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表示:「參議院民主黨人當初否認武漢實驗室洩漏理論,還允許一個間諜氣球在我國上空偵察,他們實際上是在助長並讚揚喬·拜登的軟弱。」

「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再次強大,他的外交政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他願意直視任何人,為美國人民爭取更好的交易。」

該報告重點關注了川普的幾項舉措,民主黨人認為,無論是否出於本意,這些行動都給中國留下了可乘之機。但報告提出的改革建議將等同於否定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理念,並且似乎不太可能說服占國會多數席位的共和黨人,即使能說服,人數也微乎其微。這使得該報告更像是民主黨人為反擊川普政府繪製的一份路線圖,而非一份面向未來三年半的國家行動計畫。

報告開篇就提及國務院的裁員——其美國本土工作人員被削減約17%,以及國際援助項目中針對食物、藥品和教育的資金削減。報告指出,中國將其外交預算增加了8.4%,還向世界衛生組織承諾捐助5億美元,並「繼續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國際教育和文化交流項目」。

報告將中國的支出比作當年美國的做法——例如擴大和平隊規模,以及向希望在美國高校就讀的外國學生提供幫助。

報告總結指出:「中國正在利用其外交槓桿,在全球南方國家中將美國描繪成一個不可靠的合作夥伴。」

不過,引發民主黨人最嚴厲批評的是白宮削減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的撥款。這兩個機構幾十年來一直在全球範圍內突破威權政權的信息封鎖。報告指出,近年來,其中一些支持實際上來自前參議員、現任川普政府國務卿兼國家安全顧問的馬可·魯比奧。而他並未公開反對政府裁撤這兩家機構幾乎所有工作人員的決定。

報告寫道:「到目前為止,政府尚未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來對抗中國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