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亞新聞報》寫道: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展現出其破壞性的一面。他威脅從6月起對歐盟產品加徵50%的關稅,這不僅是對歐洲的極端挑釁,也再次證明了白宮這位官員的不可預測性。川普與其說是一位代表國家合法利益的政客,不如說是一位敲詐勒索者,至今仍未擺脫他那陰暗房地產經紀人時期的不良習氣。
《南德意志報》寫道:一個所謂的企業家怎麼會對經濟學了解得這麼少呢?川普還威脅蘋果公司,如果該公司最終不在美國生產其智慧手機,就將對其徵收額外稅款。但他忽略了一個事實:貿易逆差始終是美國消費傾向的表現;國際分工,即每個國家都生產其做得更好或更便宜的產品——在美國生產iPhone將使人們買不起。川普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他甚至為此感到自豪,這損害了美國人和全世界的利益。
德國電視一台對中美協議進行了分析。該電視台表示:世界兩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的貿易爭端已暫時緩和。在持續的貿易衝突中,中國和美國已同意停火90天。金融市場的反應是如釋重負。許多市場參與者對談判進展感到驚訝。在日內瓦會談之前,關稅和反關稅的升級是前所未有的。4月份,相互關稅達到頂峰。川普分階段將中國輸往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45%,北京則對美國輸往中國的商品徵收125%的關稅。在這樣的關稅稅率下,有利可圖的出口交易幾乎不可能實現。中美貿易幾乎陷入停滯,這也對全球經濟造成了衝擊。損失程度目前尚無法預測,但4月份中國貿易數據、集裝箱預訂量下降或美國製造業情緒等初步指標都表明,業務將出現大幅下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從本質上來說,所涉及的問題沒有任何實質性改變。川普對中國採取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指控依然存在。美國希望改變市場狀況,特別是在製藥、半導體和鋼鐵領域。另一方面,北京繼續談論美國實施單邊關稅的“錯誤做法”。然而,自日內瓦會談後,氣氛已明顯變得溫和。雙方都對這次“建設性”會談表示讚賞。川普甚至將此次談判描述為“徹底重啟”。由於兩國經濟都已因爭端遭受了相當大的損失,90天的暫停期結束後再次出現關稅螺旋式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但觀察人士警告不要過早興奮。關稅水平畢竟仍高於去年。
美中貿易戰雖然出現了緩和跡象,但美中爭霸並沒有停歇。川普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雖然被美國聯邦法院法官暫時叫停,但德國《商報》發現,川普本來想打擊中國,卻反而幫了中國。川普要求美國精英大學將外國人排除在外,主要針對的是中國人。這加劇了中國的反美情緒,並幫助了中國政權。
德國 N-TV電視台發現,在晶片爭端上,美國仍在追擊中國,這使德國陷入晶片爭端的前沿。美國正在加強對華為晶片的立場,並威脅第三國將受到嚴厲懲罰。德國經濟學院IW專家 Jürgen Matthes 警告稱,此次升級也將給德國企業帶來嚴重後果。中國稱其為“欺凌”,並可能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和中國剛剛在日內瓦暫停了貿易爭端,並降低關稅至少90天。本來應該利用最後期限繼續談判。但雙方非但沒有採取進一步的接觸,反而進一步升級。此次美國又將目光瞄準了人工智慧晶片貿易。川普政府警告第三國不要購買中國科技公司華為的先進晶片。IW 專家 Jürgen Matthes 表示,此舉旨在限制該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從而限制其投資和創新機會。馬特斯說:“華為是中國現代晶片技術追趕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據報導最近取得了很大進展。”美國現行的出口管制旨在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但“似乎無效”。然而,美國的新法規可能會使華為在第三國銷售晶片變得更加困難。如果美國嚴格執行監管規定,這不僅會對中國的人工智慧產業造成影響,而且也可能使德國企業陷入困境。“儘管有許多其他晶片供應商為其自身產品提供零組件,特別是當德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使用雲服務或其他外部IT技術時(這對許多公司來說很重要),但他們無法避免間接使用華為晶片。”美國政府可能會嚴厲懲罰使用華為晶片的德國公司。馬特斯表示,美國可能會採取各種措施,包括禁止其在美國開展商業活動、處以高額罰款甚至監禁。目前還不清楚新法規的具體實施方式。但這正是德國經濟重要部分面臨的危險所在。馬特斯認為,不確定性對於這個國家的投資增長來說是毒藥。“此外,中國很可能採取報復措施,這也可能間接影響德國企業。” 中國商務部稱,美國這項指令是“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嚴重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和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