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社論:台灣-中國:下一場可能開打的戰爭?

北京跟台灣的關係這麼緊張,讓全球都在擔心會不會打起來。美國國防部長警告說台海發生戰爭的風險很高,還說是因為中國一直不斷地在挑釁。中國堅持要「完全統一」台灣,還增加了國防預算。法國總統馬克宏把台灣的情況拿來跟烏克蘭比,惹得北京很不高興。北京覺得台灣問題跟烏克蘭不一樣,他們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台灣人想要維持民主制度。

北京與臺灣這個擁有2350萬人口的小民主國家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引發了人們對這種緊張繼續蔓延下去的後果甚為擔憂。法國快訊周刊總編輯埃里克·喬爾(Eric Chol )提筆撰寫社論,標題為:《臺灣-中國:又一場即將到來的戰爭。》

時代的特徵之一

文章指出,這是時代的特徵之一:人們很少見過那些致力於全球安全的研討會像當下一般,如此諸多關注討論到兩岸此一緊張局勢。

繼美國副總統J.D.萬斯今年2月在慕尼黑對歐洲民主國家發表長篇大論的猛烈批評後,如今輪到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議上更勝一籌的講話。

在這個本已緊張的世界,這位美國領導人在這項致力於印度-太平洋軍事問題的論壇上再次敲響警鐘,警告臺海戰爭即將爆發的風險。

中國加強拴緊螺絲

必須指出的是:中國的挑釁姿態持續升級,北京對這個擁有2350萬人口的小民主國家的挑釁不勝其數數。這種衝突氣氛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以至於美國方面多年來一直重複聲稱,中國最遲應該在2027年採取行動,也就是在不久的未來。

習近平從未掩飾他要讓中國“完全統一”的意願,並正在增加中國的軍費開支。因為發動攻擊不是不能即興發揮的:17世紀末,渴望奪取臺灣的康熙皇帝的軍隊,為了打勝仗,就足足準備了十年之久。

如果這位美國國防部長從今往後開始談到一種“迫在眉睫的威脅”,那也是為了重申美國將繼續扮演太平洋警察的角色。

《亞洲中心》的副研究員讓-皮埃爾·卡貝斯坦分析道:“如果戰爭爆發,就意味著美國的威懾戰略失敗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防長赫格塞斯採取強硬的措辭,為的是讓這種針對中國的策略,能夠發揮威懾作用。”卡貝斯坦本人曾於2021年在伽利瑪出版社出版一本相關主題的著作,書名為《明日中國:戰爭還是和平?》。

在北京當局的眼中,臺灣問題絕不能拿來與烏克蘭的情況並提,作比較。這位美國五角大廈負責人並非唯一一個指出兩岸緊張局勢加劇的人。受邀到訪新加坡的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宏毫不猶豫地冒犯北京地做出了一個既中肯又勇敢的比較。他說:“如果我們認為可以允許俄羅斯不受到任何限制、不受任何約束、無視國際秩序反應地去佔領烏克蘭部分領土,那麼我們該如何想像臺灣將會發生什麼情況?”

不需要更多的動作 ,這樣就足以讓那些中共的領導人缺席這場新加坡的會議,甚至勃然大怒;這些中共領導把臺灣視為中國的第23個省。

在北京的眼中,臺灣問題絕不能拿來與烏克蘭相比較。這是自毛澤東以來始終不變的立場。毛澤東曾於1959年宣稱:“中國大陸和臺灣的關係不同於兩個德國、兩個朝鮮、兩個越南的關係。”

之後,東西德已統一,成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首爾和平壤仍然各自獨立。南北越,五十年前在共產黨政權的領導下已經統一。臺灣人和烏克蘭人一樣,渴望維護保有自己的民主政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