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要賣掉中國業務六成的股權了

星巴克打算把最多60%的中國零售業務股權賣給博裕資本,這筆交易的估值大概是40億美元,之後雙方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一起經營在中國的近8000家門市。星巴克會保留品牌和智慧財產權,授權給合資公司使用,估計整個中國零售業務的價值超過130億美元。中國市場是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場,不過現在面臨本土品牌的競爭,加上消費者喜好改變,導致他們的同店銷售額下滑,市場佔有率也縮水了。這項合資協議預計會在2026年初定案,目的是結合星巴克的品牌優勢和博裕在中國的在地經營經驗,來應對中國市場的挑戰。

星巴克週一宣布,他們已經同意把中國零售業務最多 60% 的股權,賣給私募股權公司博裕資本,這筆交易的估值是 40 億美元。

協議顯示,博裕資本跟星巴克會透過一家合資企業,來經營他們在中國將近 8000 家的門市。星巴克在聲明裡面說,星巴克會擁有品牌跟智慧財產權,然後授權給這個新實體來使用。

星巴克表示,他們在中國的零售業務估計會超過 130 億美元,這個估值包含了交易所得的款項、公司剩下的 40% 股權,還有未來十年授權費的預期價值。

星巴克的執行長布萊恩·尼科爾在聲明中說:「這種合作模式可以讓我們把星巴克品牌的優勢、咖啡專業能力、第三空間的理念,還有獨特的夥伴文化,跟博裕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還有在地經營經驗結合在一起。」

尼科爾還說,這份合資協議預計會在 2026 年初敲定。博裕資本在新加坡、上海、香港跟北京都有辦公室。

幾十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星巴克很重要的戰略市場。

1999 年,星巴克在中國大陸開了第一家門市。當時,中國市場是以茶飲為主流,咖啡文化幾乎不存在。但是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規模擴大,他們渴望透過 iPhone、路易威登手袋,還有其他國際品牌來展現新獲得的財富,星巴克也跟著蓬勃發展。

現在,中國已經變成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場,貢獻了大約 8% 的營收。截至 6 月底,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市數量是 7828 家,而美國的門市數量是 17230 家。

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 CP 值,而且對本土品牌產生興趣,他們正逐漸疏遠外國品牌。

瑞幸咖啡、霸王茶姬、喜茶等等很多本土連鎖品牌迅速擴張,推出椰乳拿鐵、芝士奶蓋珍珠奶茶、茉莉冰沙等等創新產品,而且常常伴隨著大幅的促銷活動。

星巴克一直拒絕參與拿鐵跟冷萃咖啡的價格戰,所以過去幾年他們的同店銷售額持續下滑,在中國整體市場的市佔率也出現萎縮。

尼科爾擔任星巴克執行長的第一年,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在提振美國本土的業務。儘管他說業務正在好轉,但過去一年星巴克的股價還是下跌了 17%。9 月下旬,他們突然宣布要裁員 900 名總部員工,而且要關閉 600 多家公司聲稱業績不佳的門市。

上個月,星巴克公布他們全球季度營收同比成長 5.5%,達到 96 億美元,但是淨利潤下降 85%,降到 1.33 億美元。

然而,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困境,變成尼科爾面臨的另一個重大考驗。去年,他曾經對華爾街的分析師表示,公司「需要明確目前跟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成長路徑」。他還說,戰略合作夥伴的加入或許可以幫助實現這個成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