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停擺跟關稅措施到底合不合法,這些問題讓美國經濟現在充滿變數,實在很難說。

美國地方選舉結束後,川普政府正面臨不少挑戰:政府預算案卡關,導致政府部門關門,經濟也開始受到影響,連聯準會的決策都受到阻礙;他的關稅政策還在最高法院被質疑,關稅措施的合法性引發激烈爭辯,這搞不好會影響美國的三權分立架構跟貿易政策。

美國地方選舉活動總算落幕,但川普當選一週年之際面對的麻煩可不只有民主黨最新取得的選舉勝利。不僅國會朝野兩黨為了政府預算案的對立導致政府部門停擺的經濟效應日漸顯現,而且川普今年一月重返白宮後全面開打的關稅大戰如今也在最高法院受到質疑。川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雄心目前帶來的這些不確定性也導致全球股市多有不安。

財政懸崖看來還沒完

的確,就在地方選舉結果宣告在野黨民主黨在紐約、紐澤西州和維吉尼亞州大獲全勝的當天,國會朝野兩黨無法就政府預算案達成妥協共識導致的財政懸崖11月5日也宣告進入第36天,打破了川普2019年在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時創下的政府停擺時間最長的紀錄。

目前仍然難以看到朝野兩大黨走出對立僵局的跡象,民主黨因為地方選舉獲勝重振的士氣,更使得這種前景顯得遙遠。而這種僵持對經濟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不僅數十萬聯邦公務人員或者被迫技術性失業,或者不得不接受繼續工作但不領薪水。這種停擺問題在航空運輸領域近日尤為突出。鑑於地勤人員減少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政府兩天前不得不下令7日起在全國四十個最大機場減少航班10%。交通部長4日威脅說: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美國空域將部分關閉,大家將看到一場全面混亂……。

同時,由於政府停擺,聯準會無法如期掌握具體的各項經濟統計數字。聯準會芝加哥地區的負責人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聯準會應當放慢決策的速度,並保持謹慎……如果回顧不久前川普還為了聯準會不肯降息而與聯準會主席吵架的情景,可以說這次政府停擺正在為聯準會再度降息製造難題。

關稅措施合法性在最高法院引發激烈辯論

川普和他的政府團隊一致將目前的預算僵局推卸給民主黨人,但是,川普的關稅大戰目前也正在最高法院接受質詢。立場傾向保守派的最高法院接受小型企業以及一些民主黨主政地區提出的訴訟,於5日開始審理川普上任以來四處開展的關稅措施是否合法的訴案。爭議的焦點是:總統是否有權援引1977年通過的緊急經濟法,來決定對任何國家、任何產品,加徵任何數額的關稅。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個聯邦法院裁定川普的關稅措施不合法。但在最高法院做出裁決之前,這些加徵關稅措施仍在繼續執行。

這番爭議直接關係著美國政治體制中的立法與總統之間的權力分配。反對川普的關稅政策的一方認為,關稅也是稅,而稅是立法機關的權限。但川普政府則將關稅大戰提升到關係美國生死存亡的高度。政府法律顧問在最高法院首日審理辯論中提出,取消這些關稅措施將會讓美國面對來自其他國家「無情的」貿易報復,會讓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面對「災難性的後果」。

雖然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中有六名都是保守派,此前的多項裁決也都傾向支持川普政府的舉措。但是根據法新社發自華盛頓的報導,在剛剛開始的辯論中,多名法官的提問都流露出對這些關稅舉措的合法性的質疑,有法官認為,這些措施像是在給予總統更大的權力。

關稅措施可以說是川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重要政策支柱,幾乎可以說是他應對各種國際難題的百寶箱。他聲稱這些措施有利於讓製造業重回美國,可以縮減美國的貿易逆差,還可以成為美國在面對其他國家談判時的有力武器。例如面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川普就以此為籌碼,要求這些國家更有效地協助美國打擊芬太尼氾濫。

但目前最高法院大法官流露出的質疑令這些政策是否能繼續執行多了幾分不確定性。裁決結果不僅關係著美國三權分立架構的平衡,而且,倘若最高法院否決這些措施的合法性,這可能意味著美國需要償還因此多收的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