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說,黃仁勳是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介紹該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進展時作出這項宣布。
黃仁勳在演講尾聲公開最新企業發展計畫,表示“NVIDIA Constellation”(星群)將是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建築項目之一,未來將作為NVIDIA台灣營運、研發與生態合作的核心樞紐。
黃仁勳透露,“我們與各市府密切合作,最終選定北市科作為新總部基地,期望能盡快啟動建設。” 他更幽默提到,期望獲得台北市民支持,並邀請大家“打電話給市長”表示贊成,現場笑聲連連。
法新社指出,全球半導體巨頭本週齊聚台灣,參加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這是半導體產業的年度盛會,該產業是人工智慧革命的核心,但也受到川普貿易戰的衝擊。
Computex是台灣最重要的年度科技展會,台灣先進的半導體工廠對許多產品至關重要,從iPhone到運行ChatGPT的伺服器。
此前,英偉達在週日宣布了與台積電、鴻海及國科會共同打造台灣首個AI超級電腦的計畫,這將有助於支持台灣的研究人員和企業。台積電的研究人員也計畫使用該系統來推進研發工作。
黃仁勳表示,很高興能藉由此一合作,來幫助建設台灣的AI基礎設施,並支持台積電等領先企業在AI和機器人時代推進創新。
另據報導,英偉達對量子計算的判斷也在改變。今年1月,黃仁勳表示,量子計算投入使用至少還需要20年時間,但3月份又公開說對量子計算應用時間的預測言論是錯誤的。此次演講中黃仁勳宣稱,英偉達正在開發量子經典或量子GPU計算平台,他預測未來所有超級電腦都有量子加速部分,超級電腦將擁有GPU、QPU(量子處理單元)和CPU。
關鍵轉型期
台灣智庫與諮詢公司Witology Markettrend的保羅·余(Paul Yu)表示,AI產業正處於一個“關鍵轉型期”。他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在過去兩年半裡,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而“2025年至2026年將是從人工智慧模型訓練轉向盈利應用的關鍵時期”。
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該產業目前仍面臨美國新關稅潛在影響以及供應鏈中斷的挑戰。
美國政府於4月啟動了一項調查,以確定美國對半導體進口的依賴是否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此前,美國正是在類似調查後,於3月和4月對鋼鐵、鋁和汽車徵收了額外關稅。
晶片生態系統的核心
法新社寫道,川普曾多次指責台灣竊取美國晶片產業的技術,並威脅對來自該島的半導體進口徵收高達100%的關稅。
但據TechInsights網站的埃里克·史密斯(Eric Smith)預測,Computex的大多數參展商“將避免直接討論關稅問題,因為形勢過於不確定”。
一些人擔心,台灣作為全球大多數晶片(尤其是最先進晶片)的生產地,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可能會因此失去其市場主導地位。
然而,這種領先地位為台灣提供了一種“矽盾”(以半導體產業最常用的材料命名),有助於保護台灣免受中國的入侵或封鎖——中國聲稱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因為美國可能會為了保護其半導體產業而出手干預。
在壓力之下,台積電已於3月宣布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台灣總統賴清德稱這是台美關係中的“歷史性時刻”。
台積電的供應商環球晶圓(GlobalWafers)上週也宣布,計畫將其在美國的投資增加40億美元,並在德州開設一家矽晶圓製造廠。
據法新社援引黃仁勳在週五受訪時對台灣的未來表示樂觀,稱台灣“將繼續保持在科技生態系統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