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的東南亞之旅:在美中之外尋找「第三條路」

法國總統馬克宏快要訪問越南、印尼跟新加坡了,這趟出訪是想在美中競爭中走出自己的「第三條路」,加深跟東南亞國家在像是高鐵、核能、國防等等領域的合作。他也會在「香格里拉對話」發表主要演講,再次強調多邊主義和安全合作的重要性。有專家分析說,美中之間的較勁已經影響到東南亞,歐洲國家需要保持戰略自主,並且重新評估跟中國的合作關係。另外,中國的美妝產業現在發展得很快,想要擺脫「韓流」的影響,建立自己的品牌,不過在產品品質跟原創性方面,還是面臨著國際競爭的挑戰。

各位好,今天是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我們為您整理了本台訂閱的幾家法國主流日報中與中國話題相關的重要內容做綜述。

馬克宏東南亞行——在中美之間尋求“第三條道路”

費加洛報今日聚焦法國總統馬克宏即將展開的東南亞之行。他將於5月26日啟程,開啟為期一周的訪問,依序造訪越南、印尼與新加坡。這次行程被視為法國“印太戰略”的關鍵動作,旨在于中美競爭激烈的地區推進所謂的“第三條道路”。

報導指出,法國希望藉此向東南亞國家展示自身作為一個責任明確、立場多邊且穩定可靠的夥伴形象。馬克宏將強調歐洲的“戰略自主”,努力在夾在中美之間的區域尋找平衡支點。

越南:歷史敘事與經濟合作並重

訪越期間,馬克宏將造訪胡志明陵,以象徵性的姿態透過歷史這一切口,重啟法越關係。在當前越南成為中美經濟角力焦點的背景下,法國希望在高鐵、核能等關鍵領域取得合作突破。

儘管面臨來自中國與日本的激烈競爭,法國仍在積極爭取參與總值達670億美元的河內至胡志明市高鐵項目建設。在核能方面,法國企業也看準越南重啟核電規劃的契機,儘管目前其在越南市場的占有率僅為0.5%,遠低于韓國和日本。

印尼:防務合作深化

在印尼,馬克宏將會晤新當選總統普拉伯沃·蘇比安托。印尼此前已訂購42架法國“飆風”戰鬥機和兩艘“鮋魚”級潛艇,馬克宏此行意在鞏固法國作為印太地區安全參與者的角色。

此外,雙方將拓展能源轉型議題,探討核能等未來合作方向。此訪亦恰逢萬隆會議70週年,法國也藉此契機,在印尼堅持“不結盟”傳統立場的背景下,推動新的地緣政治協作。

新加坡:印太敘事的高光展示場

馬克宏訪問東南亞的最後一站是新加坡。馬克宏將出席“香格里拉對話”這一亞洲地區安全領域的頂級會議,並成為首位在該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的歐洲國家領導人。

他將在會上重申多邊主義、安全合作與規則導向的國際秩序,並試圖回應烏克蘭戰爭與加薩局勢對歐洲公信力造成的挑戰。

大國博弈早已滲入東南亞各國的政策選擇

在法國文化廣播今日刊出的內容中,多位專家分析了馬克宏訪問東南亞的地緣政治背景。專家們指出,川普重的對外強硬與不可預測性,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帶來了某些“意外的機遇”。例如川普在南非發出“反白人種族滅絕”的指控,對哈佛大學的攻擊,再到突然威脅提高對歐盟商品關稅50%等等,這使得歐洲在應對美方時,陷入了既不願激化矛盾、又難以建立信任的兩難。

與此同時,中美在貿易、科技和軍事領域的對抗持續加劇。從互設關稅壁壘到限制高科技交流,再到在印太地區擴張軍力與盟友體系,這場大國博弈已滲透至東南亞各國的政策選擇中。

在即將於新加坡召開的“香格里拉對話”上,法國總統馬克宏將首次代表歐洲在該亞洲最高級別安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凸顯歐洲也希望在這片全球人口與經濟高度集中的區域中確立影響力。

面對川普的多變和壓力,習近平則展現出“圍棋式”的冷靜佈局,在對台施壓的同時,對鄰國與歐洲展開溫和外交攻勢。在這一情況下,保持自身戰略自主的同時,重新評估與中國的合作路徑,不僅是東南亞國家的重任,也是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繞不開的話題。

中國如何接棒“韓流”,崛起美妝賽道

經濟類回聲報今日刊登一篇關於中國美妝產業崛起的報導,指出中國正快速成長為全球美妝行業的重要力量,並試圖從曾主導亞洲潮流的韓國手中接棒。

報導指出,中國美妝品牌正在逐步擺脫“韓流”影響,轉而打造更具本土文化認同感與審美特質的品牌形象。在電商與社群媒體的推動下,尤其是抖音、小紅書等平台的強力加持,中國的本土品牌迅速獲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推動中國從美妝消費大國邁向創新大國。

然而,文章也坦言,中國品牌要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產品品質、原創力以及品牌辨識度等方面,尚需在與日韓品牌的競爭中持續發力,建立全球性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