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考慮退出「伊斯坦堡公約」這個人權條約。

拉脫維亞國會之前投票決定退出旨在打擊婦女暴力的《伊斯坦堡公約》,引起國內外很大的反彈。總統林克維奇斯動用他的權力,把相關的法案退回國會重新審議,認為這個舉動跟歐盟的原則不符,而且建議留給下屆國會來處理。最後,國會同意把投票延到明年的選舉之後。這項公約在歐洲有些國家受到抵制,拉脫維亞國內也有反對的聲音,認為現行的法律已經足夠保護女性了。

拉脫維亞議會近日圍繞是否退出《伊斯坦堡公約》引發激烈爭議。這項歐洲人權條約旨在打擊針對女性的暴力與家庭暴力。10月31日,拉脫維亞議會以56票贊成、32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退出公約的動議。然而,這一決定在拉脫維亞國內外引發強烈反響,總統埃德加爾斯·林凱維奇斯隨後行使憲法權力,將相關法律退回議會,要求重新審議。

拉脫維亞總統林凱維奇斯在致議會的信中指出,在同一屆議會任期內既批准又退出該公約,“向拉脫維亞社會和國際盟友傳遞了自相矛盾的訊息”。他強調,拉脫維亞若退出“伊斯坦堡公約”,將成為首個放棄國際人權條約的歐盟成員國,因此必須認真評估此舉是否符合“歐盟條約”中的“忠誠合作”的原則。總統還建議,由於該國將在明年10月舉行議會選舉,退留問題應留待下一屆議會處理。

“伊斯坦堡公約”由歐洲委員會制定,截至2019年已有45個國家和歐盟作為整體簽署,旨在統一歐盟成員國對女性暴力受害者的保護標準。然而,該公約自簽署以來,一直受到歐洲部分保守派的抵制,他們批評其中關於“性別”的內容,是社會概念的表述,認為這助長了“性別意識形態”和“激進的女性主義”。

在拉脫維亞,退出該公約的行動由反對黨於9月發起,執政聯盟中的農民與綠黨聯盟也要求退出。他們表示,拉脫維亞現行法律已足以保護女性,無需依賴國際公約。

上週,數千名拉脫維亞公民在首都里加舉行集會,抗議退出“伊斯坦堡公約”,呼籲政府繼續履行歐洲人權的義務。

歐盟委員會在投票當天回應稱,即便拉脫維亞退出公約,也必須繼續遵守有關保護女性的國際規則。拉脫維亞總統隨後呼籲議會將新的表決推遲至明年選舉之後。11月初,議會同意了這一提議,正式決定將相關投票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