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香港「愛國者治港」的立法會選舉,參選人數雖然比上次多,但背景和理念都差不多。有評論認為,這樣很難大幅拉抬投票率。

經過「完善」之後,香港立法會的換屆選舉將在12月7號舉行。如果161位候選人都符合資格,超過四百萬的選民將會選出90名議員。這次選舉除了參選人數比較多之外,選民還得面對很多新面孔,因為有35位現任議員選擇不選了,佔了將近四成。選委會界別有50個人搶40個席次,直選有51個人爭奪20席,功能組別大多是二選一。這次選舉設有參選資格審查,確保候選人都是「愛國者」。有些候選人有中國背景,或是身兼中國的人大、政協委員。有評論預計,這次的投票率可能很難大幅提升,而且議會裡面的人大、政協委員可能會變多。

經北京「完善」後的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12月7日舉行,如果161名參選人均獲確認合乎資格,逾四百萬名選民將可從更多候選人中挑選出90名議員晉身議會。但除了參選人較多之外,選民還需面對另一難點,就是新面孔較多,因為現屆有多達 35人「棄選」,佔現屆議員近四成。評論指出,從報名情況預計,上屆三成的歷史性低投票率將難以大幅推高,而換上較年輕和高學歷的參選人,也難以改變議會內會有更多人大和政協影子的趨勢。

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昨(6日)晚完結,現屆最終有35人「棄選」,除 12 名年過 70歲的資深議員外,還包括曾直言港府執法過嚴、親「小紅書」遠港人的四朝議員謝偉俊,以及二十名只當過一屆的議會「菜鳥」。逐角連任的54名現屆議員中,有9人要轉戰其他界別尋求連任,意味著現屆未「棄選」者當中,還會有人在換屆後可能無法留任。

經北京「完善」後的立法會,90個議席分由地區直選、選舉委員會和功能界別三個界別晉身,參選人需符合年滿21歲、本身是登記選民和報名前須居港滿三年等基本條件外,還要獲得參選界別一定數量的選民支持,再經由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確認屬愛國者,才能正式成為候選人。

根據港府公布,選舉共有161人報名,較上屆的154人多。盤點各組別的參選情況可見,在三個界別中,擁有最多議席的選委會界別,有50人報名參選,他們將由北京篩選的1400多名選委會委員以「全票制」方式選出40人。值得留意的是,報名者當中有24人是現屆議員,包括4名由直選和功能組別轉跑道角逐連任的議員,他們同為1500名選委之一,身兼參選人和選民的雙重身分。

「政二代」丶「富三代」參選延影響  連任者欲組聯盟箍票

18名現屆港區人大或政協報名人,同樣是選委界別的選民,當中不乏「政二代」和「富三代」的參選人,包括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的兒子、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范駿華,以及莊士集團第三代接班人莊家彬。

政界傳出,24名現屆立法會議員計畫邀請另外8名有人大和政協背景的選委界別參選人,組成「連任者聯盟」。由於他們已是選委界別的選民,同時有政黨、社團和組織背景,相信結盟在「全票制」選舉下,可大幅提升勝算,做到確保和互保當選的效果。

在三個界別中,地區直選將以每區雙議席單票制產生20個議席,目前有51人報名在10個選區參選,報名人數較上屆大增 45%。以人數計,九龍中選區是競爭最激烈的選區,出現 6人搶 2 席的局面;但在港島西選區,則只有 3名現屆議員報名競逐 2 個議席,代表必定會有一名現屆議員要出局。

中國背景參選人增 「劍后」江旻憓參選資格續受質疑

在功能組別選舉方面,28個組別中有26個是二選一的格局,社福界和勞工界分別是三選一和五選三的情況。但外界焦點仍集中在出選旅遊界、資格受質疑的「劍后」江旻憓身上。江旻憓報名後被選舉主任要求提交資料,說明她的履歷與旅遊界功能組別的關係。她在補交的回覆中,列出她曾為巴黎奧運中國香港隊賽馬日拍攝宣傳片、在馬會工作期間參與「賽馬旅遊生態圈」項目和推介賽馬旅遊,也曾參與由保險公司舉辦的國際活動,展示香港魅力。她還說,自己是奧運女子劍擊金牌得主,相信體育與旅遊能跨界融合。

資深傳媒人楊建興向本台表示,江旻憓列出與旅遊業界的關連,以及用「愛香港」和「體育精神」作為解釋其參選理由,與港人對立法會議員角色和代表性等認知有出入,認為她參選雖能為選舉製造話題和關注度,但受到未放棄外國籍和首次亮相表現的影響,與市民對議員應有印象有很大落差,暫時外界對江旻憓的評分是負面多於正面。

他進一步指出,一般而言,選舉有名人參選會較易取得選民支持,但相對於同樣是名人參選、曾任港府高官的葉劉淑儀,江旻憓暫時在資歷和表達理念能力方面得分都較葉劉淑儀低。江以服務香港為最大的參選理由,也不足以說服外界她有能力勝任議員工作。

楊建興引述英文報章《南華早報》報導指出,有三成已報名的參選者與中國內地企業有關聯,在選委會和功能組別的參選人中,不少也有中方背景,同時擁有人大和政協身分的參選人也為數不少。由此分析,即使換屆後的立法會將可破舊立新,加入較年輕和學歷高的參選者,但參選人背景和理念相近,未必能大幅推高投票意願。他預計,新民黨等港人較熟悉的政黨,會因立法會議席大減而影響力也大減,立法會內將出現更多人大和政協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