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气候目标与中国何关?

欧盟在巴西气候峰会前夕就2035年气候计划达成一致,目标为在2030年减排55%的基础上,到2035年减排66.25%至72.5%,并重申了2040年减排90%的目标。尽管该计划因弹性指标比例调整及国际碳信用额度问题受到非政府组织批评,但欧盟强调其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努力,并承诺加速能源部门摆脱化石燃料。为保护欧洲钢铁产业,欧盟还将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并改革碳边境调节机制。

欧盟在拖延几个月之后终于11月5日,巴西气候首脑峰会召开的前夕,就第三个气候计划达成了一致,这一目标虽然受到非政府组织的批评,但却是27国能够一致支持的唯一的方案,法国气候专家,《巴黎协定》的主要推动者,图比安娜(Laurence Toubiana)对欧盟终于就减排指标达成一致表示欣慰,不过,她强调欧盟将为他迟迟不能敲定指标而付出代价。法国新任环境部长莫妮克·巴布特( Monique Barbut)也曾经警告说,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在国际多边主义处境艰难、在欧洲国防和竞争力问题将环境问题置于次要地位之际,欧盟倘若不能就气候指标达成一致,这将是一场“灾难”。

欧盟 2035 年 NDC 的主要内容

欧盟新递交的自主贡献目标继承了五年前制定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且在此前做出的到 203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同1990年相对比减少 55% 的基础上提出了到 2035 年,将减排的速度提高为 66。25% 至 72。5%之间。 欧盟同时还重申了欧盟2021年的气候法案中制定的到2040 年减排 90% 气候目标,因为这是2050年达到碳中和所必须完成的最低标准。

此外,欧盟更新后的NDC计划中还强调了欧盟在开发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努力,根据欧盟的评估,2023年可再生能源占欧盟电力产量的44%, 而2024年估计这一数字将增至47%。

欧盟强调将在2050年之前加快努力,使能源部门基本摆脱化石燃料,同时,欧盟还承诺需要利用所有其可支配的技术来减少难以减排的行业的排放。

目标下调

不过,欧盟在最后一刻达成的协议,也引发非政府组织的的抗议,抗议的焦点就是欧盟下调了原先规定的弹性指标比例,也就是但一些国家无法完成自己的减排指标时,可以通过支持欧盟以外的第三方国家来减排从而提高自己的减排指标,也就是所谓的国际碳信用,欧盟原先规定将这一比例限制在3%,不过,这一指标被提高至5%,而且,在特殊的情况下,欧盟成员国还可以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请,再获得5% 的额外的国际碳信用额度。

对非政府组织来说,这些限额的放松放松了欧盟的减排目标,并且为碳信用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国际气候行动网络组织欧洲部门负责人Caroline francois Marsal  这样向法广表示:

就2040年目标的谈判进展非常困难。事实上,欧盟国家成功地挽回了面子,因为他们保留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减排90%的目标, 因为这是要且遵守巴黎协议所必须遵守的最低的指标,但事实上,当我们研究等待这一目标的手段细节时, 我们明白,实际上并不是 90%,而是 85%, 因为由于特别是来自法国和波兰以及意大利等国家的请求,欧盟接受了5%的减排指标来自为国际碳信用额提供资金, 因此这意味着实际上我们并不会达到90% 的减排指标, 因为碳信用的使用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透明度, 对二氧化碳的计算问题,以及双重计算的问题等等。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足够的保证,可以保障这些项目能够真正地减少温室气体地排放,所以我们对欧盟的最终决定感到非常失望;而且我们还必须看到,除了这 5%的 国际碳信贷之外, 欧盟成员国还可以投资其他的减排项目来完成5%的碳排放, 总而言之,欧盟国家还拥有其他的额外的灵活的减排途径。

不过,对法国环境部长莫妮克·巴布特来说,这5%的“国际碳信用额度”不仅并不影响欧盟的减排指标,而且从全球整体的角度来看是有益无害,因为;她解释说,欧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占全球的6% , 而且“很快就会降至4%” ——这意味着“欧洲的气候灾难并非源于欧洲自身的排放,而是源于全球排放”,因此欧盟必须“努力”帮助其他国家来减低碳排放。

法国气候专家图比安娜女士也在以此记者会上表示国际碳信用虽然存在一些透明度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说,对减低碳排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她认为应该更多的推广碳信用的使用,她认为特别是在农业领域。

如果说欧盟新的NDC计划并不需要通过欧洲议会表决的话,涉及欧盟气候法的2040年减少90% 的目标的修改还必须经过欧洲议会的批准,届时或许还会出现新的修改。

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

除了担心不能完成减排指标之外,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以及捷克等国反对欧盟2040年目标的国家也是由于担心高减排指标将会影响欧盟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欧盟的钢铁行业以及汽车行业等等,欧盟最终不得不提出了一项法案,通过对中国竞争对手征收附加税来保护欧洲钢铁,并且正在准备改革碳边境调节机制,修订禁止在2035年出售燃油车的文本,以及制定一项简化环境问题的法律。

新增加的对钢铁征收关税以及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内容是什么,欧洲能源转型智囊团战略远景(Strategic Perspectives)组织的负责人尼尔·马卡洛夫(Neil Makaroff )向法广解释说:

由于来自第三国由于是来自中国的竞争,欧洲的钢铁产业每况愈下,欧盟的一些成员国,尤其是波兰以及法国等国家呼吁欧盟征收条款来保护自己的钢铁产业,要求从2026年开始对进口钢铁征收关税,在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欧洲的钢铁工业。另外,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6年1月投入实施,但是今天已经有一些改革措施出笼,包括对重工业之外将碳税扩大到海运以及汽车行业。 其目的是要保护欧洲自己的工业,而且欧洲的工业产品的含碳量往往大量的低于进口的产品,所以,这也是在欧洲境外减排的一种途径,促使那些希望进入欧洲市场的企业减低其产品的含碳量。

不过,欧盟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碳税,这是否与全球减排的目标背道而驰?

对此,尼尔·马卡洛夫(Neil Makaroff )回答说:“确实,必须承认的是中国在电池,电动汽车方面进展迅速,欧洲在这一领域处于被动地位,但是,倘若欧洲希望有自己的新能源企业,那就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欧洲舆论讨论的沸沸扬扬的保护性政策,其宗旨就是公共投资必须有助于欧洲自己的新能源企业的开发,其他国家,例如美国,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采取类似的保护性措施。”